真招实招防疫 真金白银减负
本报天津2月22日电 (记者靳博)“春节后,外地员工返津工作在哪儿隔离,正常上班以后在哪儿住宿,都成了企业能否完全恢复生产的关键问题。我们企业在快捷酒店包下了71个房间,但是面对越来越多返津需要隔离的职工,依然存在比较大的缺口。”天津三安光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杨鹏飞前几天一直为这事着急,但事情有了转机,“了解到我们的困难后,滨海高新区管委会给我们解决了214名员工的宿舍,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这对我们企业简直是雪中送炭。” 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三安光电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全色系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及芯片的企业,公司80%以上是外地及天津郊区员工。“我们企业的人员在岗率,从春节期间的55%已经提升到现在的81%。产能从计划的60%提升到80%,正在快马加鞭地生产,力争按时完成国内外订单。”杨鹏飞表示:“我们对企业园区、宿舍、食堂都执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同时增加班车线路,让员工从家到单位点对点上下班,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实现有序生产。” 既要真招实招防疫,也要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滨海高新区打出了组合拳。在企业复工服务方面,高新区将“先检查、后复工”改为“先复工、后检查”,支持有意愿有防护能力的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自行复工复产。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过疫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监测企业疫情防控情况。高新区管委会每3天开展一轮集中包联,指导企业落实防疫措施,100名干部下沉到100家重点企业开展协防。 “高新区还设立了1亿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对符合防疫条件的复工企业当场给予防疫补贴资金支持。”天津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朱财斌介绍,截至2月20日,已经为162家企业发放了4119万元。 为确保稳妥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滨海高新区采取了“一个专项平台、一亿专项资金、五项具体措施”的“硬核”措施。截至2月20日,高新区累计复工复产企业达3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6家,复工率达到57%;高新区前50家重点工业企业已复工45家。 《 人民日报 》( 2020年02月23日 04 版) (责编:岳弘彬)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