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桥”背后的故事
2020-04-29 06:46
导读: 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一座桥建成通车了。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安康白河县宋家镇焦赞村的乡亲称之为“连心桥”“脱贫桥”。焦赞村位于大巴山深处,由于交通不便、耕地多为山坡散地,属于深度贫困村。该村贫困致富项目——羊肚菌种植园,处于冷水河环绕的山坡孤岛里,村民进园生产和销售、出行、上学,都只能靠搭建简
在老百姓的欢呼声中,一座桥建成通车了。 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安康白河县宋家镇焦赞村的乡亲称之为“连心桥”“脱贫桥”。焦赞村位于大巴山深处,由于交通不便、耕地多为山坡散地,属于深度贫困村。该村贫困致富项目——羊肚菌种植园,处于冷水河环绕的山坡孤岛里,村民进园生产和销售、出行、上学,都只能靠搭建简易木板通行。陕西建工控股集团实地考察后,投资110万元,修起了这座桥。 说起来,桥的背后,还有个故事。 去年5月中旬,根据统一安排,陕建集团的“驻村联户”扶贫点从延安子长县张家庄村调整到安康白河县焦赞村时,集团收到了一份摁着281个红手印的“挽留书”:乡亲们不让走! “挽留书”背后是张家庄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路修了,路灯亮了,广场建了,藜麦产业起步了,年轻人学习技能就业了,更重要的是大伙的心齐了,干劲更足了。人均收入从2012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2018年6800元,实现脱贫“摘帽”。 乡亲们的满意,就是扶贫者的荣誉。那么,到了新村子,怎么能让这份荣誉延续?于是,有了这座桥。 当然,不光一座桥。结合安康生态功能定位,投资3亿元建设绿色节能的新型材料工业园,目前已投入1.8亿元,一期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5亿元,带动就业300人以上。以陕建职大、陕建技师学院为教育培训基地,打造贫困劳动力+劳务队+培训+劳务公司的劳务产业扶贫链,依此带动更多的安康籍劳动力走出来。目前陕建已使用安康籍务工人员15288人,带动建档立卡人员595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29日 07 版) (责编:曹昆) |
推荐文章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