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乡村引来更多“活水”(话说新农村)
稳定投资预期,增加政策供给,为社会资本注入农业农村搭好桥梁;同时做好引导,把农民能胜任的生产环节尽量留给农民,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扩内需最大的潜力在农村。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三农”贷款增速回升。截至一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 36.7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0%,其中农户贷款余额和农业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1.9%和3.3%。涉农贷款增速回升,有利于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三农”。 “三农”事业发展离不开有力的资金支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不仅需要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也离不开社会资本的参与。过去一段时间里,社会资本投资“三农”的意愿增强,数据显示,目前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社会资本的占比已超过八成。社会资本带来资金的同时,也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村,对于加快建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改变乡村面貌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值得关注的是,去年以来,农业投资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其背后既有宏观经济形势和产业自身因素影响,也与部分投资主体反映的下乡创业项目不好选、用地不好拿、资金不好筹、人才不好聘等因素有关。满足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需求,亟待稳住农业投资。就社会资本而言,提振投资信心,畅通投资渠道是关键。 应当说,近些年农村发展好形势为社会资本投入“三农”提供了信心支撑。从条件看,农村交通、通信、信息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流运输更加便利,人工土地等成本相对较低,不断涌现的新型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新的人力资源优势。从潜力看,无论是种养、仓储物流等乡村产业,还是高标准农田、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电商消费等服务业,都为社会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空间。 畅通投资渠道,既需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稳定社会资本的投资预期,也要积极增加政策供给,为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搭建桥梁、提供服务。从政策支持方面看,农业农村部日前印发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已明确,今后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在用地用电、信贷服务、防范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等方面都将获得更多支持。 需要谨记的是,农民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资本投资“三农”,要带动农民而非代替农民,多办农民“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多办扶贫带贫、帮农带农的产业,把农民能够胜任的生产环节尽量留给农民,为农民创造更多就近就地就业门路,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快速推进,乡村已成为投资兴业的热土, “三农”领域投资主体更加多元、投资模式更加多样、投资领域更加广泛的态势指日可待。 《 人民日报 》( 2020年05月15日 18 版) (责编:马昌、岳弘彬)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