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加拿大华人网(Jianada.net.cn),枫叶之国的华人华侨网上家园!
热搜: 中关村
当前位置: 加拿大华人网-华人华侨的网上家园 > 社会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捧稳生态“金饭碗”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捧稳生态“金饭碗”

2020-07-12 14:57
导读: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承德小滦河两岸曾经因过度放牧,草场变成了沙丘,在天津和承德的联手保护之下,复绿复清。今天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起去承德围场县,看看当地人是如何捧稳生态这个金饭碗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坚决夺取脱贫攻

内容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承德小滦河两岸曾经因过度放牧,草场变成了沙丘,在天津和承德的联手保护之下,复绿复清。今天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起去承德围场县,看看当地人是如何捧稳生态这个金饭碗的。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天津北方网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承德小滦河两岸曾经因过度放牧,草场变成了沙丘,在天津和承德的联手保护之下,复绿复清。今天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起去承德围场县,看看当地人是如何捧稳生态这个金饭碗的。

承德小滦河湿地保护区是引滦入津的源头,过去,这片地区“林木葱郁,水草丰富”,放牧,是当地百姓的主要生计。但是,没有计划的放牧导致草场退化,最严重的时候,小滦河沿岸的山坡被啃成了沙丘。牧场没了,收入断了,周边的村民成了贫困户。

保护小滦河湿地不只是保护天津的水源,也是保护京津冀的大水缸。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天津就以保护小滦河为抓手,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奔小康。

2017年,天津援承工作队拿出1千多万元的帮扶资金,流转2400多亩土地,恢复植被;疏浚湿地330亩,打通小滦河周边水系。沙丘复绿,河水复清,沙尘也少了。

生态保护的同时,援建干部也在帮助当地规范特色旅游。风景美了,光是御道口镇,一年来新开了42家农家院。

村民郑立国,正在扩建自家的农家院,他说最难弄的是排水。自己花钱建池子,收集处理污水,少说十几万,贵还不方便。但是直接排水,污染环境,也影响生意。为了避免农家院产生的污水流进小滦河,天津在农家院集中的围场县御道口镇投建了一座污水处理厂,今年初正式运行。能够覆盖周边10公里范围,将1.6万名村民的生活、经营污水集中处理。对距离远的村庄,采取水罐车收集污水,再集中处理。同时,天津还在与承德环保、水务等部门共同筹划,进一步扩大污水处理厂收水范围。

天津援承工作队已经联系当地政府、景区和天津企业,打造旅游直通车,串联民俗、景区、特色农产品,眼下,当地村民开农家院、销售旅游商品,平均一年能增收2.4万元。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在水源地保护区打工,每个月工资能有2000块钱,还可以在景区里做点小生意,眼前的绿水青山,真的就是金山银山,成了脱贫奔小康的靠山。

三年来,天津帮扶承德过程中,持续在生态扶贫领域升级加力,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沿着滦河两岸,开展水体保护、湿地修复、林地种植,污染综合治理等32个项目,帮助承德人民捧稳生态“金饭碗”。(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