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中毒 路边的蘑菇你可不要采
当心中毒 路边的蘑菇你可不要采 2020年09月15日07:40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因误食毒蘑菇而生命垂危的7岁男童,引发数百热心市民献血”的新闻热度未退,噩耗就已传来——孩子终因不可逆的多脏器功能衰竭而离世。无独有偶,近日北京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系统也报告了多例毒蘑菇中毒病例,多是由于市民朋友们外出游玩时在野外随意采食野生菌造成的。好在经及时救治,均无生命危险。在此,北京市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的王超医师提醒大家,近期京城降雨频繁,野生蘑菇大量生长,切勿随意采摘野生菌,谨防毒蘑菇中毒。 对号入座 毒蘑菇的八种中毒症状 毒蘑菇中毒有什么症状?据介绍,毒蘑菇中的毒素成分各异,能够导致不同的中毒症状。一般可分为:胃肠炎型、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光敏皮炎型及混合型八种类型。 其中急性肝损害型蘑菇中毒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类型。中毒早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多数患者在胃肠道症状好转后有1至2天“假愈期”,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明显肝功能损伤并有神经系统症状、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 胃肠炎型蘑菇中毒最为常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剧烈腹泻,体温不高,病程较短,一般预后较好。但中毒严重者可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此外,神经精神型毒蘑菇中毒后会看到奇怪景象,会出现兴奋、狂躁、幻视、幻听等表现。 看外形用银器 民间鉴毒法不靠谱 什么是毒蘑菇?王超医师介绍,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的大型真菌。目前在我国已报道的毒蘑菇有400多种,其中含剧毒者有40余种。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5到9月最为多见,云南、贵州、湖南等省份高发,北京每年亦有报道。仅201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处理了来自全国17个省份的276起蘑菇中毒事件,共计769人中毒,造成22人死亡。 由于外形上很难将毒蘑菇和可食用野生菌区别开来,因此,民间流传辨别毒蘑菇的方法,如看颜色和形状、看生长环境、用银器辨毒、看分泌物、看有无生蛆生虫等无一可靠。 王超介绍,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是不要随意采摘或食用野生蘑菇,不可轻信不可靠的鉴别毒蘑菇的方法,不要在不能确定蘑菇来源的场所食用菌类食品。 怀疑毒蘑菇中毒 就医别忘留样本 怀疑中了蘑菇的毒怎么处理?王超提醒公众,首先要及时就医。一旦食用野生蘑菇出现中毒症状,中毒者要立即催吐并尽快就医。如中毒者意识清醒可立即进行催吐急救,若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而且一起食用过毒蘑菇的人,无论是否有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就医时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便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最后提醒大家,秋高气爽,大家到山区游玩或是公园散步,见到野生菌不要采摘和食用。如果怀疑吃了毒蘑菇,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文/本报记者 李洁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孩子们返校迎来秋冬季 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 因疫情影响,沉寂半年之久的校园再次热闹起来,但学校由于人群密集,出现传染病的机会较高,专家表示,防控传染病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健康的重要条件,世界疫情还没有停下脚步,开学后我们除了防疫还要防什么?【详细】 油吃多了坏处多!7个小技巧助您控油减脂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油在日常饮食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人会说,“油大”的饭菜才好吃。但是,油的摄入量也要遵循“适度为好,过度有害”的原则。吃油多了,会带来健康问题。【详细】 相关新闻
福建一家七口全被放倒 医生:不食用野生蘑菇 “又白又大”的蘑菇先后放倒5人 远离“舌尖上的诱惑” 谨防毒蘑菇中毒 云南西双版纳连发两起菌中毒事件致两死 疾控中心提醒 临沧市2019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2018年云南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20起 死亡15人 谨防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 聚餐时“贪杯”危害大 发生酒精中毒该如何处理?
精彩图集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