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打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在吉林通化东昌区环通乡石棚村北侧,东昌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肃穆庄严,苍松翠柏,郁郁葱葱。 沿着正门的石阶而上,便是陵园内500平方米的纪念广场,广场前方建有一面英烈墙,镌刻着英名录。 站在广场中央望去,120余延长米的花岗岩石甬路向上延伸,甬路上方建有高10.25米的烈士纪念碑,碑身正面刻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1076座烈士墓,分布在甬路两侧。 据了解,该陵园始建于1950年末,是吉林省安葬志愿军烈士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陵园管理中心主任邹世福介绍说,该陵园内的烈士墓中,有558座埋葬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受重伤回国、救治无效而牺牲的烈士,另外518座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国捐躯的烈士墓迁移到陵园进行管护的。 通化市拥有中朝国境线达200多公里,曾经是志愿军入朝参战的重要通道,是中朝两国军队休整和伤员救治的大后方,是大量军用物资存储和转运的后勤保障基地。 通化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边延克曾对通化支援抗美援朝史料进行整理。“当时通化全地区总人口有88.5万,出动战勤民工就达到81.6万人次。”边延克说,“志愿军打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是当时广为流传的口号。 边延克介绍,通化人民在抗美援朝中,转运志愿军伤病员18.2万人。 “很多战士入院时伤势严重,有的直到牺牲都没能登记上姓名。”邹世福说,最初的558座烈士墓,留下姓名的烈士只有221人。 陵园英烈墙的一侧是建于2012年的东昌区抗美援朝纪念馆,这是吉林省内唯一一座抗美援朝纪念馆。纪念馆分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通化儿女奋勇支前、骨葬他乡魂耀中华、红色传承复兴圆梦四个主题,现展出图板30块、陈列各类展品142件。 在纪念馆内的展板上,一张照片引起我们的注意:照片上,一位老人站在烈士墓碑前。邹世福介绍,“老人叫王贵,1929年出生,去年病逝。老人生前一直默默守护着陵园,每年清明都到这里给烈士们鞠上一躬。” 志愿军老战士李立德今年91岁,家住在距离通化市不远的辽源市,曾任沈阳军区装甲兵坦克三师炮兵团基层连队指导员。70年过去了,老人依然清晰记得他随队伍跨过鸭绿江的场景。 “桥被炸断了,我们挽起裤腿?着水走。”当时是10月下旬,东北气温已接近0摄氏度。这一渡江,很多战友就没能再回来。谈及牺牲的战友,李立德的语气沉重了许多。 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但抗美援朝精神是永恒的。今年6月,通化市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系列活动在陵园内启动,10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围坐在一起回顾过去的烽火岁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激励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老战士陈杰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24日 11 版) (责编:杨光宇)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