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耳鸣 未必是上火勾起的
恼人的耳鸣 未必是上火勾起的 2020年11月19日07:2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嗡嗡嗡,又耳鸣了。“是上火啦,多喝点水。”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说法,耳鸣是上火惹的祸?其实不然,耳道耵聍、耳外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毒感染、精神压力等都可以引起耳鸣。 耳鸣是没有外界声源时所感知的声音。耳鸣本身并非疾病,它实际上是一种与多种病因以及恶化因素相关的症状。耳鸣可以发生在头颅的一侧或双侧,这种感觉可以来源于颅内或颅外。耳鸣音质表现多样,常被患者描述为铃铃声、嗡嗡声、咔嗒声、搏动声以及其他噪声。 我国局部地区耳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0~40岁年龄组现患率为2.08%,41~60岁年龄组现患率为9.89%,60岁及以上年龄组现患率为14.37%;且女性耳鸣发生风险高于男性;市区人群耳鸣发生风险高于县城;有枪火暴露史、职业暴露史或消遣性噪声暴露史的患者耳鸣发病率更高。 耳鸣不仅可以影响患者的正常交流和言语理解,多数耳鸣患者还伴有睡眠问题。同时,耳鸣还能导致注意力下降可以影响患者工作能力,甚至对职业生涯造成影响,甚至在工作中发生意外。此外,耳鸣导致的精神心理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焦虑和抑郁状态与耳鸣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已经得到证实。耳鸣患者还常常存在社交恐惧、适应障碍,甚至是自杀倾向,这些都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整体下降。 发生耳鸣时应该及时重视起来,及早就医,明确病因: 耳部疾病 引起耳鸣的原因中,耳部疾病占了很高的比例。外耳道耵聍、耳外伤、耳异物、耳部的肿瘤及外、中耳的炎症等均可引起耳鸣的发生。外耳道异物引起的耳鸣,可能是声音经骨导传至中耳的过程中,不能由外耳道弥散所引起的。 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病是引起耳鸣最常见的系统性疾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次之。血管压力增高、血液黏度增高、糖尿病以及脑供血不足都可以诱发听力下降。糖尿病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从而引起内耳代谢紊乱,致使毛细胞、膜迷路及螺旋神经节的损害。 病毒感染 常见的病毒感染有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病毒感染诱发耳鸣的机制考虑是蜗神经(节)被病毒破坏,或是病毒影响了局部血管血供等,从而诱发耳鸣。 噪声污染 这些存在于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噪声,如交通噪声、办公室噪声、娱乐声、居所的环境噪声,还有职业性噪声,这些噪声均是导致耳鸣的重要因素。长期长时间地使用耳机、长时间通电话,也是引起耳鸣的重要原因之一。 精神心理因素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的生活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精神紧张状态、不良的心理状态,也会诱发耳鸣的发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去甲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同样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了内耳小动脉血管收缩,甚至发生痉挛,从而使得内耳血流量减少,导致内耳缺血缺氧,引发了耳鸣。 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长期饮用咖啡、酗酒、吸烟及长期饮用浓茶等,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可导致内耳循环障碍。 文/苗凯莉(北京世纪坛医院)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精彩图集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