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皮箩回报救命恩 寻找红军邱显达
2019-07-04 21:38
导读: 央视网消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从湖南通道发回报道。 6月29日,再走长征路第19天,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这是一个98岁侗族老人的故事,他曾经在少年时代和父亲一起救过一位红军战士,时间跨越85年来到现在,他仍然在寻找这名红
央视网消息:“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长征路万里行移动直播报道团队从湖南通道发回报道。 6月29日,再走长征路第19天,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 这是一个98岁侗族老人的故事,他曾经在少年时代和父亲一起救过一位红军战士,时间跨越85年来到现在,他仍然在寻找这名红军的下落。 在通道转兵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了两个用竹子编制而成的皮箩,虽然看上去已经非常陈旧,甚至有些破烂了,但这并不妨碍透过它去感受一段温馨故事。 从县城驱车翻过几座山,记者来到了这个被称为流源村的侗族村寨,见到了这个皮箩的原主人:98岁的侗族老人杨昌彬。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85年,但杨昌彬老人依然记得当年红军战士邱显达腿受伤后来到他家的场景。 1 杨昌彬的父亲是村里的草药医生,虽然当时邱显达的腿伤很严重,已经化脓腐烂,但经过杨家父子两三个月的救治和照顾,邱显达的腿伤慢慢康复了。这时,邱显达就打算离开杨家,去追赶自己的部队。根据杨昌彬老人回忆,邱显达自称当红军前曾做过竹篾匠,他感觉对杨家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所以就编了两个皮箩留作纪念。 邱显达离开后,杨家就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时过境迁,杨昌彬已经从13岁的少年,变成了四世同堂的百岁老人。虽然这期间,杨昌彬老人也打听过不少地方,但一直没有找到这个与他在战火岁月里结下生死情谊的红军战士。 离开杨昌彬老人的家,记者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红军战士邱显达在哪里?杨昌彬老人挂念了一辈子,或许再也见不到了,但两个皮箩将会被永远保留下去。皮箩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没有结局的故事,更是寄托了红军和老百姓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责编:曹昆) |
推荐文章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