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进补注意这几点
2020-12-27 05:03
导读:12月21日是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认识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体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进补讲究多。高三德称,主要
12月21日是冬至,古人对冬至的认识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中医师高三德提醒,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体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 进补讲究多。高三德称,主要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不同的补法。市民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服用补药还须注意脾胃运化功能,如脾胃虚弱、胃纳呆滞、胸脘满闷者,需要加入醒脾疏肝药物,如陈皮、砂仁、木香、神曲、谷芽之类,以健脾助运。 气虚:常有精神倦怠、语声低微、易出虚汗、舌淡苔白、脉虚无力等。气虚当益气,可选用黄芪、党参、山药、红参等。 血虚:常有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等。血虚当补血,可选用鹿茸、当归、阿胶、枸杞、龙眼肉、红枣等。 阴虚:常有潮热盗汗、五心灼热、口燥咽干、干咳少痰、眼目干涩、舌红少苔等。阴虚当滋阴,可选用银耳、鳖甲、麦冬、沙参、玉竹等。 阳虚:常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纳少便溏、舌淡嫩、脉微细等。阳虚当壮阳,常可选用鹿茸、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杜仲等药物。 (羊城晚报记者 余燕红) |
推荐文章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