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了贫更要加油干(新春走基层)
重庆武隆区文凤村 摘帽不减干劲 本报记者 刘新吾 黄木青瓦,翘角飞檐,民族风格的小楼前,罗元发和妻子正忙着做饭。 “走,带你去看看我养的土鸡,好几十只呢!”看到记者,罗元发把手往围裙上一擦,连忙起身招呼。 顺着水泥路,转过一个弯,看到一排平房,这便是村里的畜禽集中养殖点。最里面一间是罗元发家的,平房后便是一片树林,土鸡穿梭其中。 “以前,我们在家里养鸡,到处弄得脏兮兮,客人也嫌气味大。”罗元发说,自从村里发展乡村旅游,建了畜禽集中养殖点,既提高了养殖效率,又保护了乡村环境。 罗元发的家在重庆市武隆区文凤村,这里山高坡陡,所在的后坪乡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8年前,因妻子生病,罗元发背上债务,成了贫困户。在精准脱贫政策帮扶下,罗元发学习科学养殖技术,还开起了农家乐,2016年摘掉贫困帽。罗元发找到村第一书记邱靖杰,“书记,我都脱贫了,这些帮扶政策让给别人吧!” “那可不行,摘帽不能减干劲,还得加油干,继续巩固脱贫成果。”邱靖杰劝住了罗元发,按照政策,贫困户脱贫后可享受5年帮扶政策。 2019年9月,区里在文凤村打造的天池苗寨正式开寨,至今累计接待游客4万多人,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旺季时,罗元发家的客房常常爆满,农家乐也是人来人往。文凤村越来越多的村民像罗元发一样吃上旅游饭,2019年底,村里最后一户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
新疆于田县阔什塔勒村 致富也得靠自己 本报记者 阿尔达克 “零头给您抹了,下次再来啊。”图妮萨罕·比加尼热情爽快地送走顾客后,转头“指挥”丈夫吐地·阿布都拉:门口的水果得整理,店内的纸箱要拿出去,货架别忘了擦…… 小商店生意红火,前几天夫妻俩到驾校报了名,计划买辆小货车,拉货方便。 “有了好政策,致富也得靠自己努力!”图妮萨罕说,去年吐地参加了村里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修整了棚圈,现在家里养了14只羊、120只鸽子。 图妮萨罕家在新疆于田县加依乡阔什塔勒村,村里人均耕地不足一亩,脱贫前全村1726人,1079人是贫困户,图妮萨罕也在其中。 转机发生在2017年,图妮萨罕一家从40平方米的旧屋搬进了85平方米的富民安居房。2018年,吐地到附近砖厂上班,每月都能领到3500元的工资。紧接着,图妮萨罕又在家门口开起了商店。2019年底,靠着工资和开店收入,图妮萨罕一家脱了贫。 脱贫致富的不光是图妮萨罕夫妻俩。走出她的小商店,旁边的服装合作社里,绣娘们正缝制新衣;食品加工厂里,打馕师傅们正为当天的订单忙活着……2020年底,阔什塔勒村村集体收入13.7万元,人均纯收入11012.05元,实现整村脱贫。
宁夏海原县窑儿村 产业必须带起来 本报记者 王汉超 秦瑞杰 宁夏海原县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关庄乡窑儿村是县里的偏远村。脱贫攻坚中,县里大力扶持马铃薯产业。去年,窑儿村摘了贫困帽。 摘帽后,还要更上一层楼。海原县有肉牛30万头,县里规划要扩展到40万头,让全县“人均一头牛,产值超百亿”。可窑儿村的村民心里打鼓:一头牛值不少钱,有啥闪失,攒的钱不是又赔了? “莫怕!”村支书段国军说,海原县有个“母牛银行”,符合条件者只需花2000元,就能牵回1万元的基础母牛,不足部分由政府、定点帮扶企业来垫。母牛产了牛犊,就能偿还欠款,母牛则完全成为农民的资产。 村里还组织村民去邻近的曹洼乡观摩,海原华润农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侯永强对村民介绍:“一个多月,单我这儿就出栏700头,每头两三万元,你算算能赚多少?” 此外,海原县还与企业联手进行技术兜底,设立科技服务站,配齐设备、药品、专业团队,划片包干,跟踪到户。窑儿村村民心里有了底,成立合作社,拿出90万元村集体资产建牛棚。村民陈鹏回村创业,养了40头牛。“过了年,不再出去打工了。要把咱的产业带起来!”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9日 01 版) (责编:程宏毅、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