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奋斗中磨砺青春(青春日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在美好青春中,选择踏实奋斗,在日后回忆时才不会有后悔与遗憾。今年35岁的我是一名民警,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了12年。从初出茅庐到成为“治安尖兵”,我是通过许多案件历练出来的。 我曾主办过各类刑事案件3000多起,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去年疫情期间的“19万元假口罩案”。当时口罩等防疫用品备受关注,一些犯罪分子寻找到这个新“商机”,想要赚取昧心钱。绝不能让这些发国难财的人得逞——这是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于是,我千里驾车、住废弃浴室、街头蹲守、啃泡面……经过多方努力,案件最终成功告破。 我在基层见过很多顽劣分子,也见过不少横行霸道的人,但在正义和“理”字面前,这些都能被一一击破。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做到让犯罪嫌疑人心服口服?在我看来,沉稳、理性是制胜的法宝。一次执法过程中,我遇到一个不愿接受处罚、百般抵赖的嫌疑人,我摆事实、讲证据、说法条,嫌疑人也承认自己的殴打行为,但我发现问题症结并非殴打而是欠款。为了不留隐患死角,就要把案件理清楚。“晓之以理”之后,我又“动之以情”:“打人要承担法律责任,家人也跟着丢人……”终于,嫌疑人慢慢被我说动心,承认欠款事实。双方达成协议,此事圆满解决。 有人问我,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是什么?我认为是我处理过案件的嫌疑人真心悔过。一次办理盗窃案,我发现嫌疑人虽然年纪小,但却因盗窃多次被公安机关处理过,被抓后还满嘴谎言,想要逃脱,我用一个个证据链击破她的伎俩后,她沉默了。当时我也在想,一个未成年人为何会到这般地步?原来,她从小没有父母关怀照顾,更没人认真关心她想什么。于是,在她住院治疗期间,我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到医院探望,在生活细节上给予她关心帮助,与她说法讲理。最终,她真诚地认错悔过了。 12年基层工作,我曾获得许多荣誉,每一份荣誉里都留有我奋斗的青春印记。 (作者为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22日 07 版) (责编:郝江震、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