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为青海特色产业搭建平台 助力乡村振兴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小康圆梦主题报道今天来看,天津立足高原特有资源禀赋,为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搭建平台,助力产业兴旺、乡村振兴。 清晨5点多,记者跟着青海黄南州启龙牧场的厂长多杰仁青,赶到牧民家收奶。多杰仁青说,牦牛奶的酸度很容易受温度影响改变,所以一到夏天,一定要趁着清晨气温低的时候挤奶。 在青海省牛奶总产量中,牦牛奶占到45%。牦牛奶加工,是当地主导产业之一。2019年,天津第四批援青干部来到这里,为重点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启龙牧场就是其中之一。在援青干部的帮助下,启龙牧场陆续开发出了酸奶等6款产品,年销售额突破两千万元,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一家乳制品厂,能够带动1000多户牧民增收。到了产奶旺季,牧民一天的收入能达到300多元。 用好高原特有的资源,让牦牛奶继续升值,带动更多人就业,从2020年开始,启龙牧场想生产牦牛奶酪,不过,企业的生产工艺相对落后,请来的技术专家水土不服,不能常在企业指导。 启龙牧场的现状,也是当地奶制品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天津的援青干部赶紧帮助企业协调对接天津科技大学的食品研发团队,逐步扩展技术、人才的交流。 今年5月,黄南州科技、农业等部门、天津援青指挥部联合拿出300万元资金,成立“天津科技大学——青海省黄南州河南县绿色有机畜产品研究院”。当地三家龙头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到天津学习,启龙牧场就在这次学习中,把牦牛奶酪制作中的脱脂、发酵等环节,一一攻克。还在加工技术、食品检测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为了随时给企业技术人员提供帮助,研究院每周召开一次视频对接会,解决研发中出现的问题。现在,启龙牧场开发的牦牛奶酪正在准备在7月底举办的青洽会上亮相。 产品上市后,研究院还将派出技术团队,定期到青海黄南,与当地龙头企业开展交流,在产品推广、市场营销等方面继续支招。同时,利用当地的电商基地,扩展网络销售渠道。 在“好资源带动好产业”上持续用力,在天津援青资金的支持下,黄南州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德吉村,藏语里是“幸福村”的意思,250多户居民都是异地搬迁来的,大家在这里吃上了旅游饭。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了1.2万元。 游客越来越多,停车位紧张了,今年,天津援青干部在德吉村新建起停车场,能满足近百辆汽车停放。今年五一、端午两个假期,德吉村共吸引游客超过7万人次。 天津援青干部还邀请天津的院校专家,与当地的景区景点和民间艺人合作,开发特色产品。同时,也把黄南州的旅游资源推介到天津,开拓东部沿海市场。 接下来,天津援青工作将结合实际,在产业项目、智力人才等方面集中用力,持续把当地的好资源转化成好产品,让当地群众的口袋越来越鼓。(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