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巡山 守护银杉
李光禄展示野生银杉果实。 经过多年研究实验,银杉的人工育种繁殖已基本成功。这是人工繁育的一株两年生银杉苗。 李光华、李光禄兄弟攀上高大的银杉树采集种子。 天色微亮,不到7点,李光华房间里的灯亮了。听着动静,隔壁屋里的李光禄也起了床。李光华把壶灌满热水,拿上饭盒,李光禄也换上了迷彩服,背着包,出了门。兄弟二人开始了这一天的巡山护林。 他们巡的山,叫金佛山。护的林里,有种宝贝叫银杉。银杉是一种活化石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可以追溯到300万年前。 在重庆南川区金佛山上,生长着3000多株银杉,其中400多株是野生成株银杉树。这400多株银杉,多分布在陡崖围绕、海拔较高的山脊上。去往银杉所在的山脊,有些地儿根本就没有路。 “没路,就砍出一条路来。”李光禄说。密林深处,砍出来的一条“小路”笔直往上,直逼山巅。李光华和李光禄大多数时候只能佝偻着身子前进。树叶在脚下被踩得沙沙作响。 “喂,有情况报告,18号、19号银杉叶子发黄。”巡山途中,见到两株银杉情况不对,李光禄立刻给金佛山管委会拨通了电话。 巡山可不是走一圈就行。定期巡查中,给每株银杉编号挂牌、观察有无异常、掌握生长情况,是哥俩最主要的工作。 行至山腰,路遇陡壁,无路可走。一架木梯垂直耸立于断崖之上。李光禄和李光华一前一后,徒手攀爬。“这路算好的,要是在山顶悬崖,只能用手扒着树走。”李光华说。 天色渐晚。仔细巡查后,没有发现发黄的树叶,也没有被狂风暴雨压坏的树干,李光华和李光禄这才放了心。看了看时间,下午4点多。 “赶紧回去了,晚了怕有野猪。最近天气多变,遇到暴雨就糟了。”李光禄催促着李光华往回走。他说的这两样,是巡山人最怕的危险。 “我们都遇到过,一次看到过10多头野猪成群出来,最近相隔不到50米。但是它们没发现我们,自己走了。”李光禄说,还有次暴雨诱发山洪,水淹到了他的腰上。 山洪之后,妻子张成容差点再也不让他巡山去。“我下次注意,早点回来就是了,我们不去,谁去嘛。”李光禄这样安慰妻子。 最初,守护银杉的担子在大哥李光明的肩上。1980年,工作人员到金佛山普查银杉。热心为工作人员带路的李光明,一带就带成了巡山人,这一巡,就是24年。2004年,李光明突发疾病去世。大哥走后,二哥李光华捧过接力棒。2015年,三弟李光禄也加入了护林的行列。 “只要走得动,就一直走下去。”李光华说,李光华和李光禄沿着大哥开出来的这条巡山路,一次次上山、下山,渐渐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部分。 如今的3000多株银杉树,最大的树径和碗口一样粗了。 有一年,银杉树上果实累累,李光华要把果实采回来,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采果的时候,惊起一窝窝飞鸟,跑出来一窝窝松鼠,都是来跟他抢银杉果的。寂静的林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除了采银杉籽,李家兄弟没有从山上带回来过什么。打几只值钱野味、采几株珍贵花卉、挖几根罕见药材……这些事,李家兄弟从来不做。“干干净净上山,干干净净下山。”李光华说完,发现自己浑身都是泥巴,他笑了笑,指着胸口说,“这里干净。” 本版制图: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05月20日 14 版) 延伸阅读 (责编:白宇)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