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余年历史沈阳故宫太庙完成修缮并开放展览
新华社沈阳10月5日电(记者赵洪南)由清代乾隆皇帝修建的沈阳故宫太庙于5日举行修缮工程竣工仪式,并向公众开放“清代皇帝的首座家庙”展。 在沈阳故宫大清门东侧,有一处红墙黄瓦的独立院落,它既位于皇宫范围之内,又不是皇帝后妃们居住的地方,这里就是1781年建成的盛京太庙。 “太庙”即皇帝奉祀祖先的祭祀场所。1778年,乾隆皇帝第三次来到沈阳时,觉得应该恢复盛京太庙,以使这座清朝开国都城的建筑制度更加完备,于是便下令把大清门东侧原有的一座道教观宇三官庙移到别处另建,而在这里修建了这座太庙。盛京太庙建成后,凡是来到沈阳的皇帝,在进入故宫之前,都要先到庙中向自己祖先的玉宝、玉册前上香行礼,所以这处建筑尽管面积不大,地位却高于故宫内任何一处,是平常的“庙”所不能比拟的。 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是国家文物局批复的重点工程,同时也是辽宁省首项文物保护公共示范工程。在太庙建筑群修缮期间,沈阳故宫按照修缮工期进度,每到古建修缮重要工艺阶段和时间节点,就组织招募一批公众观摩体验者走进修缮工地进行现场观摩和体验活动。在修缮工期的6个月中,共组织4批、80名观摩体验者分别观摩和体验了“披麻”“做口线”“挑脊”、刮血料腻子油饰、椽飞头油饰彩画、瓦面、墁地等古建筑修缮工艺,受到公众欢迎和好评。 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展示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的原工艺、原做法,使社会公众深入了解、认识古建筑修复的传统工艺,不仅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古建筑知识水平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 “清代皇帝的首座家庙”展也于当日开展。展览依据太庙初建和迁建两个时期的使用情况,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结合正殿和配殿的建筑格局,在正殿做复原陈列,东西配殿用来介绍太庙历史和使用情况,采用复原、影像、展板等多种形式,向观众讲述太庙历史及相关的故事。 (责编:马昌、曹昆)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