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服务生产 工艺改进提升轧钢成材率
科技创新服务生产 工艺改进提升轧钢成材率 今年以来,陕钢集团龙钢公司通过科技创新和工艺技术提升,有效增强了企业抗风险能力,生产指标和经营效益创造了建厂以来最好水平。其中,龙钢公司轧钢厂充分利用对标机制,从五方面着手提升指标, 成材率显著提升。 热装率攻关降烧损。通过升级热装管控思路,强化对影响热装的五个因素的重点关注,包括成分不合格、换包、炼钢设备故障、炼轧节奏不匹配、轧钢设备影响等,并通过责任分解,炼轧工序主管领导密切协作,确保炼轧生产工序顺行。5月份以来热装率连续两个月保持在70%以上,较2019年同期提升17%,烧损降低0.1-0.17%之间。 轧废攻关提升成材率。在严格规定各线月度中废支数基础上,将“赛马”机制引入降轧废劳动竞赛中,为降低轧废按下“快捷键”。从工艺过程管控入手,做到“一天三查”,即检查料型标准化,检查导卫维修质量、安装质量,检查轧机预装质量等,进一步细化管理,夯实操作责任,提升控制水平。自攻关以来,棒材综合成材率提升0.04%,高线成材率提升0.05%。 优化工艺降切损。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在确保生产稳定的条件下进行攻关,利用金属平衡核算,结合炼轧生产实际情况,跟踪关注钢坯头尾质量。加强对手工切割钢坯的监控,针对性增加或者减少钢头切割尺寸,做到1#、2#飞剪整体切损最少,最终棒材实现1#飞剪切头长度降低至80mm,2#飞剪切头长度降低至100mm。通过优化钢坯定重,稳定负偏差控制,增加齐头轨道挑尾装置等措施,实现冷剪切尾长度降低至150mm以下,棒材综合切损率降低0.1%。 精准控负差,提升稳定率。运用技术改造、工艺优化、智能监控、加强人员操作培训等措施,细化作业过程管控。同时,用好负偏差在线控制系统,使智能科技服务生产,推动生产向好向善持续发展,力争棒材负偏差稳定率达到70%以上,最终实现负偏差提升0.2%的目标。 严抓定重,提升定尺率。钢坯定重是影响轧钢定尺率的关键指标之一。该单位通过重点关注钢材定重合格率,按全定尺优化钢坯定重,用好管理手段,全面提升该项指标。通过强化炼轧技术主管部门在钢坯定重、坯料质量问题等方面的协调与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确保钢坯定重及质量稳定,提升定尺率。同时用好称重设备,提升钢坯称重频次,做好数据梳理,紧盯问题不放过,实现钢坯定重率稳步提升。(冯银涛 李肖) (责编:赵竹青、吕骞)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