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今年一季度我国外债规模稳步增长 风险总体可控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日公布的最新外债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5266亿美元,较2020年末增长1258亿美元,增幅5%,外债规模稳步增长。 据了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关标准,外债主要包括贷款、贸易信贷和预付款、货币与存款、债务证券和直接投资项下的公司间贷款等五类。其中,“债务证券”包括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等内容。 “我国外债增长主要源于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截至2021年3月末,债务证券余额7758亿美元,比2020年末增长491亿美元。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是外债规模稳步增长的基础。”王春英表示,2021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8.3%,国际收支和外汇市场运行稳健,这些因素是外债规模稳步增长的基础。同时,境外投资者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体现了国内债券市场开放成果以及投资者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经济发展和持续扩大开放,我国充分利用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此过程中,外债规模稳步增长是正常现象。而境外投资者主要是境外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倾向于中长期配置人民币资产,投资稳定性较好。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经济员唐建伟也认为,当前,我国经济经济稳中向好,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出强劲吸引力,大量外资仍将持续流入国内市场。 谈及我国外债是否存在风险,王春英表示,截至2021年3月末,从外债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43%,较2020年末上升1个百分点;从外债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5%,与2020年末持平。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世界经济复苏分化,但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预计未来外债规模仍将延续稳定态势。”王春英说,外汇局将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同时,不断完善外汇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管理框架,积极引导市场主体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有效防范跨境融资风险。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我国外债规模指标均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内,外债风险安全可控。未来在继续充分利用境外资金同时,应进一步优化外债期限结构,更加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要求,不断提高外债资金使用效益。 (责编:罗知之、章斐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