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花开新边疆】你知道什么是“扎扎服饰”吗?
内容提要:“咔嚓”摘下一颗番茄,清香扑鼻而来。夏秋交替时节,海拔3800米的隆子县“菜篮子”园区里,蔬菜和瓜果长势正好。
“咔嚓”摘下一颗番茄,清香扑鼻而来。夏秋交替时节,海拔3800米的隆子县“菜篮子”园区里,蔬菜和瓜果长势正好。 这是隆子县“菜篮子”园区员工采摘下来的番茄。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是高寒县,蔬菜瓜果曾经主要依靠县外供应,种类不多、价格偏高。2018年,隆子县通过建设“菜篮子”工程,实现了蔬菜瓜果自给自足,市场价格降低了20%左右,还可以满足全县幼儿园、中小学的日常供应。 这是隆子县“菜篮子”园区里种植的西瓜。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这是隆子县“菜篮子”园区里种植的空心菜。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8月18日,记者随“幸福花开新边疆”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隆子县“菜篮子”园区。在温室大棚前,遇到正在休息的员工格桑。格桑告诉记者,她原来住在更高海拔的隆子县雪纱乡,那里自然条件比较艰苦,2017年,在政府组织下搬到城镇周边居住,这里环境比雪纱乡好,生活也更加舒适。 这是隆子县“菜篮子”园区员工格桑。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如今,格桑和她的妈妈、哥哥都在隆子县“菜篮子”园区工作。格桑说,这里距离新家很近,种植蔬菜瓜果,月收入每人3500元,算下来一年家庭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 格桑和她的妈妈、哥哥在园区内合影。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特殊的地理环境是西藏很多地区致贫的主因之一。极高海拔、大雪封山、土地贫瘠……一些地方几乎与世隔绝,“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 西藏自治区发改委综合处处长肖会兵告诉记者,自治区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区96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26.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搬迁入住到生产资料富裕和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区域。 这是隆子县“菜篮子”园区里种植的龙椒。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格桑的哥哥次仁(左一)和他所在的种植小组成员合影。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只有易地搬迁还不能让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 隆子县脱贫攻坚指挥部产业组工作人员王文介绍,隆子县“菜篮子”工程由国家投资5160.48万元建设,是隆子县“十三五”精品产业项目之一。其中,格桑一家工作的隆子县“菜篮子”园区,2016年建设2017年投产,园区共兴建温室244座,包括智能温室2座,计划带动37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格桑和妈妈相视而笑。新华网记者焦鹏 摄 “格桑”是幸福的意思。 如今,有了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扶贫的“双保险”,格桑家的生活上了一个新台阶,格桑和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