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国内终端粮油产品市场供给持续充裕
农业农村部市场和信息化司司长唐珂26日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国粮食市场运行情况看,由于粮食储备充足,粮油加工转化产能水平高,粮食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再加上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国内终端粮油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持续充裕的,价格也是基本平稳的。 26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就当前粮食市场运行和生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唐珂介绍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洪涝灾害影响和国际粮价震荡传导,我国粮食市场运行出现了阶段性波动,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农业农村部持续加强粮食价格监测和市场供求形势跟踪分析。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粮价稳中有涨,品种间走势有所分化,不同环节价格波动有所差异。7月份,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集贸市场均价每百斤122.4元,环比涨0.2%,同比涨1.7%,其中稻谷价格涨幅最小,小麦次之,玉米价格涨幅较为明显,收购、批发环节粮价涨幅偏大。 唐珂指出,我国粮价总体保持稳定,有三个基本面因素支撑: 一是生产稳中向好。粮食市场稳不稳,关键看生产。今年夏粮和早稻已获丰收。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夏粮产量2856亿斤,增24.2亿斤;早稻产量546亿斤,增20.6亿斤,连续7年下滑后恢复增产。全年稻谷、玉米生产主要看秋粮。从我部农情调度的情况看,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尽管局部旱涝灾害较重,但灾后生产恢复及时有效,秋粮长势总体不错,粮食生产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如果后期不发生大的灾害,全年还将是一个丰收年。 二是粮食库存充裕。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近年来我国口粮库存持续保持高位,目前全国稻谷、小麦库存水平大体相当于城乡居民一年的消费量,玉米库存虽然消化较快,但市场供给有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有关部门适时加强了储备投放和应急保供,市场供给平稳有序,市场上不缺粮、不缺油。 三是消费较为平稳。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消费相对刚性,年度间一般不会大减也不会大增。今年受疫情影响,口粮居家消费增加,但外出消费有所减少,在消费总量上变化不大;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好转后,玉米饲用和深加工消费恢复势头良好,但实际需求的增加量也是较为平稳的。前期出现一些消费者和贸易商囤粮现象,短期会拉动市场需求波动,但不会改变粮食消费变化趋势。也就是说,粮食短期需求变化不会对粮价产生持续影响。 唐珂表示,从后期走势看,我国粮食生产供给完全有保障,以我为主确保粮价平稳运行的基础较好,再加上国际上玉米、大豆等多数大宗农产品供给充足、价格低位运行,国内粮价缺乏大幅上涨的条件,预计随着秋粮陆续丰收上市,我国粮食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抗灾夺丰收,全力夺取今年秋粮好收成,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粮食市场调控,保障好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加,一些消费者出于防范风险的心理多买点儿粮油,一些贸易商和农户出于看好后市的预期适当多囤点儿粮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跟风,防止保管不善造成浪费,也防止后期价格波动下跌带来损失。”唐珂称,其实,从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间我国粮食市场运行情况看,由于粮食储备充足,粮油加工转化产能水平高,粮食市场调控和应急保障能力强,再加上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国内终端粮油产品的市场供给是持续充裕的,价格也是基本平稳的,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过分焦虑甚至恐慌抢购,可以多一份淡定、多一份从容。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