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红:我们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开放姿态没有动摇
王晓红:我们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开放姿态没有动摇 记者 赵晓娜 “作为疫情以来我国第一场线下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升格举办,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开放的意愿和信心,我们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开放姿态是没有动摇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晓红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王晓红介绍,中国服务贸易是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断加强,但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未来建设服务贸易强国,应提高创新能力,尽快构建国际接轨标准体系和规则体系,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力度,为全球服务业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还将大幅提升国内服务业的水平。 中国服务贸易是全球服贸重要引擎 南方日报:世贸组织的数据显示,我国连续多年为全球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从全球来看,我国服务贸易是一个怎样的地位? 王晓红:中国服务贸易是全球服务贸易增长的重要引擎和推动力。我国是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量的占比达7%,这样的规模和体量,无论是服务进口还是服务出口,我国服务贸易对于全球服务贸易贡献度是有提高的。 尤其是我们的服务进口,大量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进口,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大量的消费性服务进口包括旅游、留学、医疗、就医等顺应了我国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这样一个世界超大规模的服务市场的优势,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服务出口,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 南方日报:近两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王晓红:总体上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大体量上,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较快,去年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据了服务贸易的35%,出口占到50%, 我国尤其是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还增长了9.2%,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到服务贸易总额的43.7%,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到了服务出口总额的56%,这样的水平也标志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上了一个非常大的台阶,说明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把服务贸易放在贸易高质量发展战略位置 南方日报:疫情冲击下,全球贸易投资前景不容乐观。在这样的背景下,服贸会升格举办,您如何看待? 王晓红:今年服贸会升格举办,不完全是和疫情相关,我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进入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在经济和贸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服务贸易被放在了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这是有历史性意义的。 南方日报:作为疫情以来我国第一场线下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您对本次服务贸易交易会有怎样的期待? 王晓红:服务贸易的开放,是更深层次的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作为疫情以来我国第一场线下重大国际经贸活动,服贸会升格举办,并作为对外开放的三大展会平台之一,将向全世界证明中国开放的意愿、决心和信心,我们对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开放姿态是没有动摇的。 更为重要的是,服贸会的举办也预示着,我国服务贸易被放在了贸易高质量发展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对国内各地方政府来说,未来激发服务贸易的发展潜力,创新服务贸易的政策方式和模式,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尽快构建国际接轨标准体系 南方日报:从服务贸易大国走向服务贸易强国,我国服务贸易还应在哪些方面进行提升? 王晓红:虽然我国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国,但我国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点一定要看到。未来走向服务贸易强国,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力: 我们首先要提高创新能力。创新驱动是我们要牢牢把握的,要突破核心技术的瓶颈;还要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是我们的特有优势,我国巨大的市场使得这些新模式新技术能够很快转化为产业,力争在一些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 其次是品牌、规则和标准的构建也非常重要。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时期:“中国服务”要创品牌,这方面是我们做得很不够的,我们应在巨大规模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我国服务贸易的质量,并进一步培育自己的服务品牌,以此来提高竞争力和附加价值,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这是我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规则方面,伴随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服务贸易带来一个重大变化,那就是可数字化的服务产品越来越多,这种数字化也带来服务的可贸易性越来越高。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到这个阶段,现在一些企业在国外遇到一些措施,未来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积极对接国际规则,将为我国服务“走出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标准方面,技术要求统一的标准,如果标准不统一,企业开发成本将大大增加,因此国内要根据国内发展实际,尽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并引导国际标准的建立,这在我们的一些优势领域比如5G技术是可以做到的。 第三是开放。服务业的开放是服务贸易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服务业的开放,我国的服务贸易不可能做大,质量不可能做好。现在我国服务业的开放有很大的开放空间,比如在数字技术、医疗、教育、文化创意、金融、健康、育幼养老、专业咨询、信息技术、研发设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应该进一步放宽外资的准入,这样一方面为全球服务业和跨国公司提供一个巨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服务业进一步开放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并通过大量跨国公司引进先进的服务、技术、经营理念、新业态等,进而大幅提升国内服务企业的水平,包括技术创新的能力。 (编辑:熊家丽)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