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一些国家为何疫情控制相对较好
亚洲一些国家为何疫情控制相对较好 詹婧 2020年11月13日08:5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新闻分析:亚洲一些国家为何疫情控制相对较好 新华社记者 进入秋冬季,新冠疫情持续肆虐。全球多地新增确诊病例100万例激增,多个国家再次实施“封城”举措。而韩国、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疫情虽也有反弹,但抗疫效果相对较好。 专家和学者认为,建立符合国情的防疫体制并及时调整、借助科技手段加强防疫,以及民众普遍遵守防疫措施等,是一些亚洲国家防控相对得力的共同原因。 措施得力 韩国流行病学学会会长、翰林大学教授金东贤告诉新华社记者,流行病学调查是确保韩国疫情防控相对成功的原因之一。一旦出现确诊病例,防疫部门就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发现密切接触者,并对其采取隔离14天的措施,从而阻断传播链。 韩国嘉泉大学医学院教授姜圣圭认为,韩国能将疫情遏制在可控范围内得益于政府建立并实施了较为灵活的保持社交距离政策,政府持续提醒民众主动遵守保持社交距离措施,减少外出、聚会和旅行。 日本根据自身情况,并未采取应检尽检的防疫对策,而是设置了较高的检测门槛,重点应对聚集性感染和重症病例,以缓解医疗系统压力。8月底,日本政府新冠疫情对策本部修改了有关住院的方针,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原则上在住所或政府提供的酒店隔离,从而控制住院人数。 日本政府同时呼吁民众注意个人防护,例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以及避免身处密集、密闭、密切接触的“三密”环境等。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入口提供消毒酒精供使用,不少商业设施配备了自动体温检测仪。 新加坡南洋学会会长许振义说,新加坡资源有限,目前检测能力只能达到每天3万次,因此政府将防疫重点放在大型集体宿舍里的外籍劳工、养老院和幼儿园等机构人员以及送餐员等与人接触较多的工作人员等群体上。考虑到无症状传播和病毒潜伏期,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并非只接受一次检测,而是每7天至14天定期检测。 新加坡自6月2日结束病毒阻断措施重启经济活动以来,分3个阶段逐步放开,而不是一放到底。尽管近来社区新增病例数保持在个位数或零增长,但是人们出门仍必须戴口罩,并保持至少1米的社交距离。 科技助力 科技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金东贤介绍,韩国在今年1月初就开发出诊断试剂,并很快获得药监部门批准,随后,能够开展病毒检测的机构大幅增加,广泛迅速地开展检测工作。姜圣圭说,韩国有效实施了追踪、检测和隔离治疗的措施。2015年,韩国修订了预防传染病相关法律法规,允许政府通过搜集手机信号和信用卡刷卡记录等追踪感染路径。 许振义说,新加坡卫生部投入1000多万新加坡元(1新加坡元约合0.74美元)开发“合力追踪”应用、访客登记系统、便携式防疫追踪器等软硬件,从而让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时间从4天缩短至2天以内,实现早发现早隔离,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 目前新加坡已启动一些大型活动,快速检测能力保障了活动的顺利举行。例如,在10月26日开幕的新加坡能源周,与会者在进入会场前接受抗原快速检测,一般15分钟就能收到结果。 民众合力 文化习俗和民众的支持配合程度也影响疫情防控效果。姜圣圭说,韩国人通常没有见面拥抱或亲吻的习惯,在减少身体接触方面具有优势。 韩国《每日经济新闻》分析说,相比强调个人主义的其他一些地区,包括韩国在内的东亚国家民众对保持社交距离措施并未表现出较强反感,对政府出台的防疫措施给予高度配合和支持。民众的积极响应让严格的防疫措施得以顺利实施。 日本民众绝大部分愿意响应政府号召,外出时戴口罩。日本神户大学教授岩田健太郎告诉新华社记者,欧洲近期疫情反弹与大规模休假、防疫疲劳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相比之下,日本人的休假规模较小,且自我约束能力较强。 许振义说,新加坡民众普遍理解与支持政府的抗疫举措,极少有公然拒戴口罩、反对限制行动自由等情况。有了这样的社会支持,防疫相关立法和执法也就更易开展,有不少违反防疫规定的行为在邻居、路人的监督下受到惩罚。(执笔记者:钱铮;参与记者:陆睿、华义、王丽丽) (责编:李轶群、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重庆市近日新增确诊病例主要来自密切接触者 “防控疫情 法治同行”专栏开设 对疫情防控法律问题提供咨询 通过依法防控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定 行为理性是公众最大防疫责任
精彩图集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