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冷链食品能否吃得放心?
进口冷链食品能否吃得放心? 2020年11月27日09:52 来源:中国妇女报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说,疫情传播呈现出“从物到人”和“从人到人”并存的特征。 进口冷链食品屡成“雷区”,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如何全面消毒?面对与“冷链”相关的热点关注,多部门专家解答公众疑问。 进口冷链食品为何屡成“雷区”? 11月7日,经天津入境的德国进口猪前肘外包装标本和印度进口冻带鱼外包装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11日,天津市静海区1份大比目鱼外包装涂抹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12日,天津市津南区某冷冻批发市场发现1份混检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今年6月以来,全国多地局部疫情源头都指向进口冷链食品,三文鱼、厄瓜多尔冷冻虾等产品屡次被检出携带新冠病毒。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认为,国外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跨境运输过程中冷链食品及外包装极有可能成为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近期,各部门和各地加大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的检测和抽检,随着检测频次、频率及覆盖范围增加,发现阳性的概率随之增加。 “这也说明,我国在加强物防方面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李宁说,截至目前,全国抽检监测的阳性率是万分之零点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装。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不能吃? “进口生鲜还能不能吃?”面对进口冷链食品检测阳性频发,这个问题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 “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感染。”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说,感染风险主要是在搬运、操作等环节,并没有发现因食用食品本身引发感染。 张流波介绍,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表面进行安全有效的消毒,可以实现将新冠肺炎病毒灭活,消毒后再接触表面,感染风险是非常低的。但是病毒核酸仍可能存在,如果进行过消毒后,核酸检测仍呈阳性,公众不必过度紧张。 李宁补充道,烹饪过程也要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新华社记者 彭韵佳 沐铁城 栗雅婷)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相关新闻
有的病例为何第三次核酸检测才呈阳性 均为阴性!陕西检测方欣阳性样本密切接触者5795人份 海外出差前要做核酸检测 市场需求促使日本企业推出新服务 热水烫碗筷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消毒 辽宁营口相关企业产品外包装检测3个样本阳性 湖南省核酸检测预约和报告查询系统上线 检测报告在国内通用 厄瓜多尔产冻虾外包装检出病毒核酸阳性 “愿检尽检”核酸检测二十四小时内报告结果
精彩图集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