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我们这五年】淅川百姓的“翻身仗”
内容提要: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同时,它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五年来,淅川百姓在高标准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谋划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打了个“翻身仗”。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河南淅川曾是河南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同时,它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五年来,淅川百姓在高标准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谋划产业发展,脱贫攻坚打了个“翻身仗”。 趁着农闲,淅川县下湾村的张银花正忙着把自家民房改造成农家乐,不久就能开门营业。 淅川县92.8%的面积属于水源保护区,因为要保护水质,之前靠养殖维持生活的张银花不能再继续养猪、养羊了。而从全县来讲,因为要保护水质,产业也面临转型。 脱贫增收是当务之急,保护生态也不能放松,怎么办?着眼长远,又考虑当下,淅川县确定了“短线、中线、长线”互补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短线”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等,确保当年初步见效;“中线”种植软籽石榴、杏李等,确保三到五年大见成效;“长线”发展生态旅游等,确保五年持久见效和长期小康。2017年,下湾村和附近几个贫困村将7000多亩水库边的坡地集中流转,引进了软籽石榴种植的龙头企业,石榴挂果的三年空档期又种植香菇和药用菊花。张银花把家里的6亩地流转给合作社,自己则在合作社打工。 如今,淅川县共种植软籽石榴4万多亩、杏李6万多亩。随着一片片荒山变为“花果山”,采摘游、乡村游、亲水游等也悄然兴起,村民收入稳步提高。 目前,在淅川县,乡乡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生产基地、户户有增收项目,“短中长”产业集群年综合产值达138亿元以上。2019年,淅川县脱贫摘帽。今年,当地农民人均收入将超过13000元。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