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回升1.61%
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7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785亿美元,较10月末上升505亿美元,升幅为1.61%。业内人士表示,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1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预计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11月,我国外汇市场运行稳健,市场预期保持稳定,跨境资金流动总体均衡。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情及疫苗研发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预期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总体上涨,主要国家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上升。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1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11月末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增加505亿美元,主要受估值变动影响。从主要汇率变动上看,11月美元汇率指数下跌2.3%;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欧元上涨2.4%,英镑上涨2.9%,日元上涨0.3%。从资产价格变动上看,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整体上涨,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6%;股票指数涨幅较为明显,标普500指数上涨10.8%,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上涨18.1%,日经225指数上涨15%。综合考虑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效应,11月外汇储备形成估值增加。 “整体来看,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了相对稳定。在9月、10月外汇储备规模连续两个月共回落366亿美元之后,11月估值上涨带动外汇储备规模回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经连续7个月保持在3.1万亿至3.2万亿美元之间,稳定基础相对牢固。”温彬说。 展望未来,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表示,在央行基本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干预的情况下,未来外汇储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估值影响。明年估值会如何变化,取决于主要货币汇率走势以及资产价格变动的方向。 王春英表示,当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挑战显著增多,预期未来我国外汇市场将呈现基本稳定、双向波动的格局。 温彬认为,下阶段,我国外汇储备将继续保持总体稳定。一方面,我国经济延续持续复苏态势,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减弱,制造业PMI创下年内新高,预示着良好的经济景气,全年经济能够实现正增长,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为外汇储备规模保持稳定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加大开放力度,外汇市场平稳运行,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趋完善,人民币汇率弹性也将进一步增强,下阶段人民币对美元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双向波动。 (责编:赵安妮(实习生)、李栋) |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