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外贸“开门红”利好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稳定——访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专家顾清扬
2021-03-13 09:15
导读: 新华社新加坡3月10日电专访:中国外贸“开门红”利好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稳定——访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专家顾清扬 新华社记者蔡蜀亚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今年中
新华社新加坡3月10日电 专访:中国外贸“开门红”利好全球贸易与供应链稳定——访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专家顾清扬 新华社记者蔡蜀亚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5.4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表示,今年中国外贸取得“开门红”,为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稳定做出了直接贡献。 顾清扬认为,中国今年前2个月的进出口延续了去年6月以来持续向好的势头。亮眼成绩的背后,既有中国国内积极因素,也有国际市场需求增加的拉动作用。 他说,从国内来看,中国政府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加上一系列配套政策促进了出口企业生产力,使复工复产取得良好成效。另外,今年春节期间中国鼓励就地过年,生产活动得以持续,使往年生产活动的淡季变成了完成生产订单的旺季。 国际方面,欧美国家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带动生产和消费活动恢复,经济景气指数不断上升,增加了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今年前2个月,主要贸易伙伴对华进出口均实现同比增长,这些经济体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恢复,通过生产链和供应链渠道加强了对华贸易联系。 顾清扬认为,中国外贸数据亮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共振效应。中国进出口产品中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比重不断增加,反映中国已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实现有效产业整合。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快速恢复,相关进口需求会大幅度提升,有效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复苏。 顾清扬强调,疫情严重冲击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对各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凸显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 (责编:刘洁妍、常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推荐文章
-
内容提要:目前我市170万亩夏粮收获已经全面完成,为...[详细]
-
一月交一艘 全球最大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项目收官 殷...[详细]
-
江西:评选优秀检察建议展现社会治理成效 2021年06月...[详细]
-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记者杜燕飞)国家外汇管理局25...[详细]
-
内容提要:2016年6月20日,统一品牌后的中欧班列首次...[详细]
-
共同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印尼和中国双边关系将迈...[详细]
-
当地时间6月16日,美联储发布经济预测和政策声明...[详细]
-
内容提要:国家统计局将于近日公布5月主要宏观经济数...[详细]
-
核心阅读 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上调了世界...[详细]
-
阿司匹林这个常用药,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针对阿...[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