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地提高节日福利发放标准:怎么发?有何标准?
节日福利怎么发 这些标准要知道 国庆、中秋双节临近,很多单位都有发放节日福利的传统。过节福利发放的依据是什么?各地都有哪些新标准?发放福利需要注意什么? 早在201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明确规定了哪些福利可以发放,要保障职工按规定享受正常福利待遇。 在此基础上,2017年全总办公厅又重新修订并发布了《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办法》,明确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会员发放节日慰问品。《办法》指出,逢年过节的年节是指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包括新年、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和经自治区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少数民族节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生活用品等,基层工会可结合实际采取便捷灵活的发放方式。 从执行情况看,大部分基层单位都能够按照规定适当发放职工福利。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不少地方都提高了发放标准。比如,上海市总工会明确各基层工会可在逢年过节发放慰问品标准基础上,增加一次性节日慰问额度,用于购买上海市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地区消费扶贫产品,标准不超过每人500元。 湖北省今年在落实职工正常年节福利基础上,按每人不超过500元的标准追加职工福利。湖北省总工会下拨1亿元专项补助,为全省基层工会集中组织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创造条件,积极助力脱贫。 其实,不少地方去年就已经开始行动。比如,北京的节日慰问品标准由全年支出总额一般不高于当年本级工会经费预算支出的30%,调整为当年本级工会经费预算收入的50%;陕西省总工会明确基层工会发放节日慰问品标准上限提高700元,每位会员年度总额不超过2200元。 全总有关负责人栾樾表示,要做好职工的生活服务和职工福利保障,引导和推动企业改善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节日期间坚守工作岗位职工生活保障服务。还要进一步推动完善职工福利制度,为职工发放节日慰问品。 同时,发放职工节日福利时也要注意资金来源的正当性,绝不能挪用公款或工作经费,以及设立账外账、小金库等。同时,要把握发放形式,不能发放高档奢侈商品、购物卡、代金券等。此外,也要注意节约,不搞铺张浪费。 本报记者 常 理 (编辑:冯方) 【广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您对该稿件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与我们联系,联系方式:hyzixun@126.com,我们将尽快给您回复。) |
-
内容提要: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津南区人民政府近日...[详细]
-
天津北方网讯:“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详细]
-
内容提要: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代人有一...[详细]
-
新华社萨拉热窝6月30日电(记者张修智)第14届“汉语...[详细]
-
内容提要:昨天,市中招办发布本市今年中考志愿表设置...[详细]
-
内容提要:日前,以“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为主...[详细]
-
创新“互联网+人社服务”让群众少跑腿 奋斗百年...[详细]
-
科技日报北京6月24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23日在...[详细]
-
内容提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全面贯彻落...[详细]
-
人民说法丨“驴友”逃票遇险 救援费用谁埋单? 202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