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一起种, 增产不增地
四川农业大学研发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玉米大豆一起种, 增产不增地 喻思南 张俊贤 2020年03月09日08: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这些天,在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仁寿基地,劳作驱赶了初春的寒意。科研人员有的忙着锄草,有的驾驶着旋耕机在试验田翻地,他们正为3月底玉米播种做准备。 仁寿基地不仅种玉米,同一块地里,过一段时间还要种上大豆。能不能把玉米、大豆种在一起,通过优化田间配置,做到增产不增地?2002年以来,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带领团队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 如何在实现玉米、大豆协同高产的同时实现机械化种植,是摆在杨文钰团队面前的难题。 玉米和大豆间套种属于高低位作物配置,按照传统种植方法,大豆由于缺少光资源等原因,倒伏严重,产量很低。针对这一问题,杨文钰团队提出了带状复合种植的新理论,形成以“选品种、扩间距、缩穴距”为核心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体系,实现了间套种高低位作物协调高产。 据了解,田间玉米大豆通过复合种植优化配置后,玉米的种植密度为4100至4600株每亩,与单作玉米密度相当。大豆密度约1万株每亩,是单作大豆密度的七成以上。2003至2018年,这一种植模式在四川、重庆等地累计推广7000多万亩。数据显示,与纯种植玉米相比,同一亩地,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多收100公斤以上的大豆。 针对玉米、大豆间套种无法实现机械化的难题,杨文钰团队与农机公司合作,研发出了适应带状间套作的播种施肥机、喷雾机和收获机,最终实现了种植全程机械化,让原本低效的间套作模式变得高效起来。在这一种植理念上,团队还发展出混合青贮技术,即将玉米、大豆粉碎打包发酵制作青贮料,这为高原地区解决冬春季牦牛饲草缺乏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杨文钰说,协调发展好玉米和大豆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团队将进一步优化技术,做好培训,打造高标准示范样板,推动这项技术实现大面积应用。 《 人民日报 》( 2020年03月09日 19 版)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睡不好觉血管遭罪!常做八件事血管不添堵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作为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一旦堵了,也会瘫痪,可能出现器官缺血,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习惯,避免给血管添堵。【详细】 人到中年衰老进行时 抗病防衰抓3个年龄点 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延缓它的进程?一起来看看。【详细】 相关新闻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 1.1亿吨需求量这样应对 美开发出增产40%的转基因作物 宿迁泗洪:土地深松庄稼增产 四川农大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破解国产大豆短缺 黑河大豆院士工作站促进大豆增产又增效 青藏高原社区饲草增产增效关键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河南探索粮饲兼用型玉米种植 新型品种可“两吃”收粮青贮总相宜 齐河县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高产高效示范区小麦产量创新高
精彩图集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