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万余次监测 未发现水质受疫情影响
2020-03-11 18:26
导读: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许心怡)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医疗废物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表示,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了14915次监测,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水质安全的情况。赵群英介绍,疫情发生之后,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1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对新
人民网北京3月11日电 (许心怡)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医疗废物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表示,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了14915次监测,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水质安全的情况。 赵群英介绍,疫情发生之后,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1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生态环境应急监测工作通知》。这个《通知》明确两个重点。一是将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作为重点来进行监控。在原来常规监测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余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特征指标。二是优化自动监测网络的监测模式,减轻疫情防控对这些自动站点的影响,发挥监测网络的预警作用。 赵群英指出,从2020年1月20日到3月7日监测统计的结果表明,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的比例是84.5%,比去年同期上升11.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1817个国家自动站预警监测数据显示,I-III类水质比例是86.1%,IV、V类的比例11.7%,劣V类也就是最差的水体占2.2%。和去年同期相比,I-III类增加8.5个百分点,中间的IV、V类下降了5.1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下降了3.4个百分点。 赵群英表示,从饮用水源地的监测结果来看,累计对饮用水源地开展了14915次监测,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水质安全的情况。开展了1901次的余氯监测,受疫情防控开展消杀工作的影响,其中54次余氯是有检出的,占比2.8%。但是监测的浓度均低于自来水水厂的出水水质标准,就是0.3mg/L,这不影响自来水厂的水质情况。 |
推荐文章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