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正常功能和方式。如果在炎热、运动、紧张时出汗,是正常情况且不需治疗;但如果一紧张、激动,甚至平静而凉爽时仍有过多的汗液产生,则说明身体出现问题了。中医认为,人体不同部位出汗,反映脏腑问题各有不同。只有针对性调理,才能事半功倍。 额头出汗:阴虚阳盛。“头为诸阳之会”,如果额头常常出汗,可能是肝阳上亢引起的。通常情况下,人体精血或津液亏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阳气失去制约而亢盛;阳亢又能够使阴液进一步亏损,互为因果。这类人群同时还伴有心烦易怒等症状。因此,建议在工作生活中,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以减少激怒;炎热夏季应注意避暑;饮食应保阴潜阳,宜清淡,少吃肥腻厚味、燥烈之品;起居应有规律,居住环境宜安静,睡前不要饮茶、锻炼和玩游戏。 鼻头出汗:肺气不足。中医认为,鼻子经常出汗是肺气虚的表现,即肺气不足。这类人群日常还会有气喘吁吁、呼吸急促、抵抗力差、易感冒等症状。如果有这种情况,建议可以每天用双手敲打双腿,并按压双腿的左右两侧,因为这是人体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敲打刺激,可起到调理肺经的作用。 胸口出汗:脾胃失和。脾胃不和除了表现为容易胸口出汗外,还经常有腹胀、呕吐、口臭、便秘,甚至是慢性胃肠炎的情况。如果有上述情况,平时应少吃油腻、生冷、腌制的食物,多用大枣泡水喝,可以缓解症状。另外,脾喜欢燥,不喜欢湿;胃喜欢规律,讨厌刺激。所以,生活中要避免压力过大、太快节奏的生活,还要戒烟限酒、不要暴饮暴食、不可久坐不动。 手、脚心出汗:血虚。经常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在中医看来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有血虚症状的朋友除了手脚心爱出汗外,还有面色发黄、唇色淡而发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等症状,女性朋友还有月经量少、色淡的情况。建议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猪肝、鸡心等动物内脏来补益气血,也可坚持艾灸或点按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于调补气血不足有很好的作用。 背部出汗:阴阳虚弱。中医认为,后背为阳,前胸为阴。阳经多在背部,督脉为阳之海,也在背部。所以,后背大量出汗,说明阳气不固、阳气虚。建议平时可多晒背,天气好的情况下,利用中午在阳光下散步30分钟;中药调理可服用玉屏风散来益气、固表、止汗;保证充足睡眠,饮食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还可以早晚做15分钟瑜伽冥想。▲ |
-
加入番茄酱的菜肴口感酸甜,还开胃增进食欲。材料:鸡...[详细]
-
新华社伦敦5月16日电(记者许凤)随着中国同世界...[详细]
-
番薯、洋葱、胡萝卜……这些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详细]
-
2021年3月8日,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rdq...[详细]
-
欧莱雅男士官方旗舰店:男士氨基酸洁面180g 专柜售价1...[详细]
-
随着越来越多的护肤品、保健品有了“抗糖化”概念的加...[详细]
-
编者按:每天吃饭、工作、通勤,很多朋友总离不开手机...[详细]
-
“冬天不宜减肥”是错的楼林娜 2020年12月07日14:12...[详细]
-
原料:豆角300克,土豆250克,猪肉150克,葱、姜、五...[详细]
-
小张尽管40岁不到,却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