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哪有理由不春暖花开?——北医三院国家医疗队日记
2月1日,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北医三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感染管理科副主任袁晓宁发回了第一篇日记,摘录如下—— 来武汉已经第7天了,一直不想写也不敢宣泄自己的情绪。现在是凌晨4点,这时的武汉安安静静,清洁区的工作有条不紊,只有电脑运行的声音和空气消毒机的呼呼喘气声。旁边是已经第三次患难与共的队长,房间安静下来了,武汉也安静下来了,是时候整理一下心情了。 在接到院方组建应急医疗队之前,我已报名了国家医疗队。正在紧锣密鼓完善院里应急响应流程的时候,接到院里通知。大年初一,一个很特殊的春节,年夜饭还没吃完,爸爸妈妈就唠叨上了:“你不是17年前的身体了,不年轻了。你一直气道敏感,整天咳嗽,还偶尔哮喘,就别往上冲了!”我先生可能回忆起我17年前从隔离病房医学观察出来的情景,建议我不去了,还是培养新人吧。17年前,儿子才3岁多,如今已长成一米八五的小伙子,已经读大三了,刚刚结束与美国学校的交换学期,为我带回了辅酶Q10,要营养我的小心脏。听说我要去执行任务,他开始也是反对的,恐怕也是想起了第一次超过一个月的分离吧? 尽管所有的亲人都反对,但是数数科室的同志,最大的已经57岁了,其他人要么孩子太小,要么年资太轻,所以我只在群里发了三个字“我去吧”,就开始收拾行李。 先生默默看着我,不断提醒带这带那,儿子主动收拾厨房,开始包饺子。看着他们有点情绪低落,除了反复叮嘱别告诉远在家乡的老爸老妈之外,还给儿子开玩笑,让他有空练练萨克斯,吹吹《回家》。此前,我早已写过“生前预嘱”,在我人生最后一程不放哀乐,要儿子亲自吹曲《回家》送我。小伙子立刻拒绝了。 大年初二,本是回娘家的日子,我吃完了起脚的饺子和初二的面,先生和儿子坚持带着狗狗为我送行。刚刚到办公室,同事们已经到了。总务处、工会和医工处的同事通宵达旦准备了生活物资和个人防护用品,药剂科的同事准备了常用药品,满满当当装满了一个大行李箱和一个大纸箱,更装满了浓浓的爱! 10点30分,一夜之间组建的医疗队员第一次见面,乔杰院长、金昌晓书记作了动员,随后开展了新冠状病毒诊疗与防控的专项培训。看着一张张年轻的脸庞,接触到曾经在SARS病房和玉树地震中患难与共的葛庆岗队长的眼神,聆听到金书记关于临时党支部书记的任命,结合这次疾病的特点,感到的确压力山大。送行中一次次的拥抱、耳旁的叮咛、美食的诱惑、元宵节的约定……一直回荡在心头。 在机场与国家医疗队集结后直飞武汉。对接医院、改造病房、确认流程、防控培训,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线人员练习得十分认真,一招一式,深度投入。在培训考核的现场,我一度哽咽。一面是压力,更多的是感动。乔院长送行时候,再次强调了感染管理科人手不足,尽快加强。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是最好的安排,相信这次也一定能推动专业的发展! 1月28日凌晨3点,进入病房正式开始隔离区工作,亲手帮助每个队员穿上层层的隔离服,整理头发,检查装备,调整护目镜的位置。微凉的手触及到年轻微汗的额头,正视着年轻但是坚定的眼神,我对于医学的未来充满信心。 随着一个个队员进入病房,大家的情绪稳定下来了,估计我前几天发给大家的舒缓音乐都不必用了。所有的人都斗志昂扬,每个队员都养成了写日志的习惯。看到一篇篇美文,一张张鼓舞人心的照片,心中无比欣慰。 每一滴水,都有一颗玲珑的心。我们心中的大爱,必将点燃生命的奇迹! 武汉,武汉!有全国人民倾力相助,你哪有理由不春暖花开呢?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健康37℃工作室白剑峰整理) (责编:岳弘彬)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