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五一”假期首日 北京市污染从哪儿来?
人民网北京5月2日电 据北京市政府网站消息,5月1日是“五一”假期首日,当前本市大部分地区PM2.5浓度处于4-5级、中-重度污染水平。专家表示,此次污染过程主要是区域传输+大量机动车进出京+高温+环境容量压缩共同作用的结果。 前期区域污染传输积累 4月30日夜间,北京周边尤其是偏东方向的唐山一带污染较重,SO2达到100微克每立方米,是北京的20倍;氮氧化物达到80微克每立方米,是北京的1.5倍。4月30日夜间到5月1日上午,在偏东风作用下区域污染物向北京方向传输,经三河市进入本市东部区域,并逐步影响到城区。从数值模型来源解析结果看,此时段内偏东方向临近周边地区的污染传输贡献约50%左右。 大量机动车排放污染+高温二次转化 4月30日晚开始北京经历了一轮车辆进出京高峰,进出京的重型货车和小客车交织,交通拥堵时有发生。20时过后本市交通站点数据显示,反映机动车排放的标志物二氧化氮NO2浓度明显升高,并于凌晨左右达到峰值,部分交通站点超过了150微克/立方米,较前一日平均值增加了一倍左右。不仅如此,近日气温的快速抬升又加速了二氧化氮在空气中的二次转化,转化为硝酸盐,成为细颗粒物pm2.5的组成部分,4月30日夜间到5月1日上午,硝酸根甚至占了PM2.5浓度的1/3到1/2。由此可见,此时段内,机动车排放进一步推高了本地PM2.5浓度。 垂直扩散条件变差,环境容量大大压缩 4月30日夜间到5月1日上午,北京市大气边界层从上千米逐步降低至600米左右,大致相当于全市环境容量下降了一半左右,相当于环境空气体积直接从1被被压缩到1/2,污染物浓度骤然上升。在此背景下,北京又经历了一轮区域污染传输,可谓雪上加霜。 空气质量何时好转? 根据未来几日预报,5月1日至5月2日污染扩散形势持续较为不利,温度较高,预计空气质量总体较差;5月3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扩散形势转好,预计空气质量2-3级,污染过程结束。 (责编:曹昆、闫嘉琪) |
-
编者按:近年来,健康养生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详细]
-
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持续性强降水 暴雨黄色预警继续发布 ...[详细]
-
嫩江下游持续降水 吉林防洪防汛形势严峻 2021年07月...[详细]
-
内容提要:仲夏时节的太行山郁郁葱葱,见证着一位优秀...[详细]
-
内容提要:6月28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详细]
-
内容提要:十字路口,他们指引着人们遵守交通规则,文...[详细]
-
内容提要:由中记协、陕西省委网信办指导,西安市委网...[详细]
-
内容提要:6月是全国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本市多部门...[详细]
-
内容提要:重庆市巫山县的下庄村,曾经极度偏僻、交通...[详细]
-
内容提要:6月14日晚上8时许,在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详细]